日以繼夜的思念海,已經成為一種習慣。


 


只有在言語到達不了的地方,生活裡有一種更深的冷靜,在裏面傾聽著潮汐湧動的聲音。


 


除了沉默還有淚水和倔強的扭曲的手指和細軟糾纏的頭髮,在那一段日子里,躺在地板上流淌著眼淚,心裡覺得痛。如果還有什麽,就是書寫的衝動和沮喪,哭泣和憤怒的禱告。深夜裡志仁輕輕的牽起我的手,完全不知道該怎樣醫治我止不住的悲傷。


 


嚮往著海,因為記憶海洋是遇見神聖的地方。是一場醫治,是一次修行。


 


可能就是這麼執著的依賴著痕跡的追究,我就在自己的查考中煞費苦心的期待一種慰藉,好像止痛藥一樣使我脫離那不輕易停滯的傷口。該怎麼辦?日復一日的在悲傷中間,期待傷痛忽然終止,或者在祂沉默觸摸的同在里,那些痕跡中如同碎片的記憶可以重新拼擺,解讀意義。祂總是超乎意外,每次都是如此。


 


如果說奮鬥源於忠誠,或是守護,那麼,對於一種痛覺的清醒也使我感受平安。我所相信的真理是淹沒在脆弱和無名當中,傷害,在當下或是之後,遺忘或是掩埋。信仰裏面真實的教會,是一群人,一群微小的人,然而我所面對的都是強大。我信仰著,真理是容許空缺的,因為它不是命題,影像,劇情,符號,只是它在其間行過,留下痕跡。耶穌復活之後的傷痕,也是在這個時代中博物館中珍藏的那些怪誕的Stigmata圣痕。痕跡,見證真理行駛過,記憶創傷。記憶不創傷,痕跡也消失了。


 


我承認未經反省的生命是沒有價值的。告訴自己,碎片的不完整,細節中的失落,那麼便能容得下未來和延展。既然如此,記憶裏面每一個千碎萬散的小水珠,雖然碎小,都能在日光出現是折射令人目眩的彩虹。翻開的書頁上寫著“只是過日子是不夠的,還要知道我們在過什麽。你還要談論它。”生活由時間,人物,事件,萬物龐大的構成,然而若沒有孤獨,默想和批判,歸回生活真正的意義,我們將無法為握在手中的自己來選擇方向以及更深委身于平凡。


 


行程向南,目標海洋。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ulammite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